附近300元3小时服务联系方式_附近约24小时随叫随到_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股票代码688289

EN

导航栏

新闻检索

科创板日报 | 戴立忠代表:发挥已建成核酸检测能力效用 构建以预防为主的疾病防控体系

2021-03-05 12:54


2020年8月28日,圣湘生物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2020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7.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04.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6.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526.24%。


《科创板日报》记者:2021年两会,作为来自抗疫一线的人大代表和专业人士,全国人大代表、您会带来哪些建议?


戴立忠代表:今年将主要围绕充分发挥已建成核酸检测能力效用、疫情防控“前哨”快速核酸检测能力建设、重大癌症早防早诊早治、呼吸道传染病精准诊疗、医疗企业“走出去”、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分类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科创板日报》记者:您准备的上述建议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是?


立忠代表:关于如何充分发挥已建成核酸检测能力效用,全面提升重大疾病防控水平,健全预防为主的疾病防控体系,是我重点关注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13日,全国已有8437个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是2020年3月底可以开展核酸检测医疗卫生机构的4倍,已全面广泛覆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如此庞大的核酸检测能力是我国社会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宝贵财富,除了应对新冠,还可在我国传染病防控(如呼吸道感染疾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手足口病等)、肿瘤防控、慢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后疫情时代,我建议充分发挥已建成核酸检测能力效用。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新冠病毒以外的核酸检测项目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如在结核、宫颈癌、肝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民生项目中采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早期筛查和精准检测,为疾病防控提供风险预测、鉴别诊断、精准用药诊疗指导、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的精准指标,使现有核酸检测能力加速转化成为我国疾病防控体系的中坚力量。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投入1元钱用于预防保健,可以节约8.5元治疗费。对于一些具体的疾病,预防所产生效益更加明显,例如投入1元用于预防肝癌,可节约750元医疗成本。


要改变和摒弃“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观念,政策引导是关键手段之一。建议我国加大在健康检测、疾病筛查方面的投入,优化医保投入机制、支付体系,贯彻以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大预防端医保支付比例。


《科创板日报》记者:最近吴孟达先生因患肝癌去世,我看到您有一项建议是关于提高病毒性肝炎诊治率,降低肝癌发生率的,能否请您介绍下相关情况?


戴立忠代表:我国是肝癌发病大国,肝癌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有超过41万人新患肝癌,有超过39万人死于肝癌,死亡人数接近新发病人数。


世界卫生组织将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危害的总体目标。研究表明,我国肝癌患者中,84%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乙肝病毒感染者患肝癌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100-200倍,其中80-90%是由病毒性肝炎导致。据了解肝癌患者的年平均社会医疗花费为12万元以上。


目前,乙肝、丙肝均能得到有效防治。乙肝“可防”就是通过疫苗加强预防,通过抗病毒治疗“可治”,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因此,建议以肝炎高发区域和高危人群(住院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乙肝和丙肝筛查,如在3-5个肝炎高发省份选择10个左右城市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诊治的试点工作,由政府以免费健康民生项目进行病毒性肝炎大规模普筛。


建议完善病毒性肝炎诊、治相关政策,将病毒性肝炎诊断项目、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支出项目,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门诊报销比例;同时建议在不涉及就业歧视且体检人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乙肝、丙肝筛查纳入体检项目,并建立肝病防治专科的转诊渠道,有助于降低乙肝、丙肝在普通人群的传播,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治率,降低肝癌发生率,逐步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危害。


《科创板日报》记者:据了解,圣湘生物的产品在这次全球抗疫中服务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您怎么看待中国医疗产品“走出去”?


戴立忠代表:我这次专门带来了一份《关于营造更加良好的医疗产品出口环境,支持中国医疗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无论是核酸检测还是疫苗研发生产,中国医药产业充分显现了引领全球的创新效率、创新速度,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担当起了中坚力量。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原料药出口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是制剂产能最大的国家和中小医疗器械主要生产地之一。


2000年至2019 年, 20年间我国医药出口额(不含医械、诊断设备)从33.44亿美元发展到451.28亿美元,增长超过13倍。在医疗器械方面,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上半年出口额达16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46%。


通过新冠抗疫,国际市场对中国医疗产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智造”的认可程度也得到大大提升。


但中国医药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与国外巨头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据Pharmexec(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2020年全球生物医药企业TOP50榜单,美国15家、日本10家上榜,中国仅云南白药、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上海医药4家上榜。


2019年榜首罗氏的销售总额为482.8亿美元,而中国排名最前的云南白药只有42.8亿美元,不到罗氏的十分之一。


为支持中国医疗产品“走出去”,建议一是优化医疗产品出口政策,将新冠抗疫物资“白名单”制度扩大到其他同类别监管的医疗器械物资。


二是加强医疗产品国际注册支持,增进国际注册互认或开设产品出口“绿色通道”。


三是实施国际行业龙头培育工程,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从海关报关、税务法务、产品注册、商务外交、学术交流、投资并购等多方面提供优势企业“走出去”扶持政策。


来源 科创板日报

记者 李拥军